
黨代會快評
我國農業強不強?從數據看,我國的糧肉蛋果菜茶魚等不少農產品產量都居世界首位。但是從國際競爭力來看,有些產品還不如人意。比如說雞肉,我國的雞肉產量多年保持世界前三,但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肉雞種源卻常年依賴進口,被人卡著脖子,直到最近幾年才有所好轉。沒有競爭力就沒有發言權,從這個角度看,我國的農業只能說大而不強,是農業大國,還不是農業強國。
昨天(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被寫入報告。這是我們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農業作為基礎性產業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應有的地位和底色。
當前,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每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國際動蕩中獨善其身。我們的農業如果做不強,就有可能被別人操控命運。在一個有14億人口的國家,這種情況是不可想象的。我們的農業如果不能抓住機遇,在現有基礎上再向上邁一個新臺階,那么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就很可能被其他強國“攻城略地”。所以,我們只有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既是防止別人控制打擊我們的被動之舉,更是進一步改善民生福祉的主動之策。全國人民需要更好的農產品,農民收入亟待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社會地位還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而這一切都需要在建設農業強國的過程中實現。我們說華為強,不僅是因為它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產品,還有其員工們不菲的收入和“華為人”在社會上所受到的尊重。同樣,我們要實現農業強國,意味著我們的農產品必須供應充足、品類豐富、質量上乘,意味著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收入頗豐、受人尊重。這不正是我們農民和其他所有人最向往和追求的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人民的這一追求將會更早實現。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加快推進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變傳統農業為現代農業的過程,意味著農業生產質量提升、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競爭力增強。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前提和保證。從當前大家公認的農業強國來看,農業強國必定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強國。農業強國建設與農業現代化互為依托、相輔相成。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也是我們本世紀中葉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成色不足的現代化;實現不了農業強國,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會大打折扣。
從應對國際競爭和滿足國內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來說,我們都必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按照二十大提出的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最遲到本世紀中葉,我們的目標將會實現。
從現在起,我們就必須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急不躁,勇往直前,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推動早日實現農業強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