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清晨5點,天還未亮。位于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良家莊村的鄉村醫生王本三,陸續接到張家樓村、良家莊村3位老人的求助電話。老人表示自己發燒了,渾身冷。王本三一刻都不敢耽擱,立馬裹上厚厚的羽絨服,騎著摩托車,趕往兩公里外的張家樓村衛生室。拿好醫療用品后,火速趕往老人家。
張家樓村衛生室位于村中心位置,被張家樓、良家莊、成家莊等5個村莊包圍。疫情防控期間,村衛生室的接診量大幅度擴增。張家樓衛生室背后是張家樓衛生室乃至黃島區人民醫院健共體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后盾,確保村民的及時救治情況。
5點45分,王本三已為村里3位老人看完病,準備離開。囑咐好老人后,6點10分,趕往張家樓村衛生室,已經有幾名發燒的村民在等候就診了。從五點出門后,王本三顧不上歇息,又開始投入到看診中。他表示,以往每天接診量不會超過10個人,但是近半個多月的時間,每天的接診量都在20多人,甚至超過30人。自己通常每天都五點半準時到達衛生室,如果碰到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也會提供上門看診,隨叫隨到。
前不久,王本三也沒能躲過疫情,但即使自身身體不適,考慮到就診人數多,很多人都急需看病吃藥,顧不上個人休息的王本三依然堅持著“早到晚退”。不僅堅持做好防護、消殺工作,還每晚堅守到十點半才離開衛生室。不是因為每晚都有村民就診,而是怕萬一村民有需求,能夠第一時間提供醫療幫助,村民們看到衛生室的燈,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樣。
近日,就診人數明顯下降,從最多的30人到1月2日的15人,人數的減少讓王本三松了一口氣。王本三表示,希望就診人數能繼續遞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回歸到疫情前的時候。